翼状胬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病。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黑眼球)发展,呈三角形,单眼或双眼受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翼状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
翼状胬肉的病因
此病具体病因不详,但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接触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风尘、阳光及冷热刺激等环境中生活的人发病率较高,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和结膜的慢性炎症也是诱发因素,也有人认为翼状胬肉与眼内直肌的节制韧带发育过强及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翼状胬肉的危害
1、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
2、翼状胬肉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若长到黑眼珠上,挡住瞳孔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3、翼状胬肉容易再次发生,主要由于手术、环境、局部免疫异常、增生能力过强(尤其是年轻人)等因素造成。
根据胬肉进展的情况,翼状胬肉常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两类
1、进行性
胬肉组织肥厚,血管充血扩张,头部呈灰白色胶样隆起肿胀,发展较快,可侵入角膜中央,引起角膜散光,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并在与头部接近的角膜浅层及中层有点状或片状浸润性混浊;整个球结膜有炎性刺激。
2、静止性
此类胬肉组织菲薄,颈部和体部血管紧缩,头部境界清晰、平坦,无炎性浸润,生长较慢,可持续十多年无进展。但患结膜炎或有其他诱因时,此类胬肉可转为进行性。
尽管翼状胬肉的改变非常直观,但也常有误诊的发生。以下是关于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
成熟的翼状胬肉是在角膜上的隆起的、三角形的病灶,其基底位于角膜缘旁的结膜,而尖端指向角膜中央。
如将翼状胬肉人为地分为头、颈和体三部分,头部是位于角膜的部分,颈部是角膜缘上的部分,而体部则位于巩膜表面。
成熟的翼状胬肉在其头部前方边缘的角膜上皮常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的脂质性改变,此改变通常与头部之间有一透明区。
绝大多数翼状胬肉位于睑裂区,如初发性病变起源于睑裂区以外,则诊断原发性翼状胬肉应慎重。
此外,翼状胬肉在角膜缘处与角膜缘黏连,而假性胬肉则是睑、球结膜的粘连,通常在角膜缘处不粘连,局麻下用一玻棒即可区分二者。